新訉息:
2006年2月香港校友會張裕琦等4人應邀回母校,參加”慶祝朱九思院長九十華誕”,香港代表團受到母校有關領導及老院長
的熱情接待并在老院長家裡設家宴請客,張裕琦代表香港校友會發言如下:

尊敬的朱九思老校長,各位領導、各位嘉賓、老校長的家屬、親友、各位校友:
你們好!我們香港校友會四位校友受香港校友會章貴祥會長,理事會全體理事,香港全體校友的重托,趕來武漢向朱老校長當面鞠躬祝福朱老校長的90壽辰,願老壽星生活快樂,健康長壽,闔家幸福。
我們70%以上的香港校友是54至65屆畢業的,正是朱老校長擔任院長、書記的時期,親身感受到朱老校長的親切教導,我們是他老人家為華中工學院的科研教 育事業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的有力見證人和實踐的產品成果。我們非常同意校友們說的:老校長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,嘔心瀝血,精心培育,競爭向上,為人師
表,黨性高尚,永不褪色的老戰士精神教育培養影響了華工上下三代人。他不愧為我國著名現代教育家,我們香港校友十分贊同楊叔子校長在《歷史巨大財富,我們 應與評說》一文中的觀點,楊校長忠誠地肯定了朱老校長曾作為華中工學院第一把手的院長、黨委書記的32年中,在原華中理工大學建設與發展中眾多的重要方面
作出的奠基性貢獻,稱第一位功勞,是當之無愧的。因此,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講,朱九思精神就是華工精神,就是華科大人的精神。
我們香港校友對朱老校長有著特殊的深厚感情,並懷著十分崇敬的敬意。香港校友會由1962年開始醞釀到1980年成立,首先得到朱老校長親自寫信祝賀,對
作為華工第一個校友會的成立給予肯定。朱老校長先後兩次應校友會邀請訪問香港校友會,對香港校友會的初期工作給予多方指導:發揚團結和友愛的精神;幫助香 港校友安頓就業;使校友會溶入社會,對我們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;表揚我們在當時香港特定環境中依舊發揮華工的團隊精神,團結一致,搞好工作。20多年來我
們歷屆校友會理事會都遵循老校長和各屆領導的教誨,香港校友高舉朱九思精神的旗幟,華工、華科大精神的旗幟,發揚愛國愛母校的精神,用自己的每份力量,支 持母校的教育建設事業。朱老校長,我們香港校友會就是在香港實踐著你的“校友就是支持學校創一流大學的重要力量”的訓導,努力工作,創新發展的。
華工,華科大是新中國高等教育建設和發展的縮影,這體現中央對母校的肯定,是海內外各界人士對我校的評價和鼓勵。去年10月,李培根校長一行訪問香港期 間,他在拜會中聯辦、外交部駐港特派專員公署和拜訪李嘉誠基金會等機構中,介紹到我校全體師生員工校友數十年團結一致,努力創造一流大學的同時,亦指出了
朱老校長的貢獻,是華科大取得如今輝煌發展的重要原因。如今,朱九思精神在代代相傳。
2003年,香港校友會參加了至今共有63個校友會成員的中國高等院校香港校友會聯合會(簡稱高校聯)。其他校友會成員在評論我校教育事業的神速發展,在
短短時期內被評為全國十名的前列,取得第五、六名的好成績時,他們都知道因為華工有一個著名教育家的朱九思,抵制錯誤方針,大膽招賢納才,擴大和加速師資 隊伍建設,得使華工欣欣向前迅速發展。在全國大學中,華中科大非常突出,朱九思校長的功勞不可磨滅。
2003年校友總會常務理事會會議召開前夕,香港校友會就處理前華工遺留的獎教獎學基金問題等,我們慎重地召開了兩次理事會全體會議,一致強調堅持獎教獎
學方針不變,並在12個常務理事單位中獲得半數支援,但遺憾的是,後來又改變了初衷,會上只有我會倡議成立以朱九思名字命名的朱九思基金。最後因領導不表 態,大多數常務理事單位不支援而未被通過。我們仍認為:一個無產階段革命家、教育家當他在世時,對他的功績、貢獻肯定時要持實事求是的態度。根據党的原
則,一切功勞歸於黨,當一個人在世時,不宜以個人命名基金。但是我們理解,以黨的政策精神對一個人的評價,看他的過去,就知道他的現在,看他的過去和現 在,就知道他的將來。根據唯物辯證法,一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是客觀存在的確認他的貢獻和功勞,是不容否定的。如果根據群眾的倡議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
和贊成,是應該考慮和採納的。我們懇請大家支持朱九思基金的創立。我相信,以原來的116萬為基礎的獎教獎學金轉為朱九思基金,在全國廣大校友支持下,將 壯大成為以億元為單位的億元基金是可以實現的。
最後,香港校友在敬愛的朱九思校長90壽辰之時,衷心祝福老院長健康長壽,闔家幸福,謝謝!
|
有關詳情請到武漢校友會網頁參觀.
2004年度校友大會巳于2004年12月10日舉行並選出2005屆理事在2005年1月4日召開理事會具體分工如下:
會長:章貴祥 Tel: 28821208,
90900382 email:garrison_cheung@pechiney.com;
付會長: 劉黎明 ,魯聖國 Tel: 27887823,
96013935 email:apsglu@cityu.edu.hk,
張裕錡 Tel: 25644877,97323149 email:davdyycheung@yahoo.com.hk
財務: 馮蕾 Tel: 23416278, 65577350
email: funglui@hkbn.net
秘書長: 張裕錡 ; 秘書: 保宗慰 Tel: 25050595,
91723345
總務: 區焯銓 Tel: 27711741, 94638439
公關: 黃少明; 蘇其昌(網站管理) Tel: 27458690,
60898720 email: kchso@163.com
理事會討論了訪港校友的接待原則及規格;武漢校友會倡議刊物<校友>的分辦方針(待詳細了解再作決定)以及訂定四月中旬舉辦
校友聯歡一日旅遊.
本會校友吳漢榆,何可人隨中國(香港)高校聯會訪問安徽黃山等地(2004.4.19-24).
吳漢榆校友睗詩(詞)一輯,登錄如下:
西江月
代序
二00四年四月十九至廿四日
留得皖徽春色, 有緣結伴同游. 黌宮科教善籌謀, 經濟新區盛茂.
峻抜黃山松海, 宏村西遞牌樓. 名人館內會名流, 謎窟花山探究.
* * *
*
* * *
*
初登黃山
四月廿一日
黃山奇峻久傳聞,
今日登臨始信真.
競秀千峰騰地起, 蒼松裂石會游人.(註一)
(註一):黃山上有迎客松,送客松,連理松等十大名松,姿態萬千.
黃山探勝
又 一首
松谷索道上丹峰,
景色如幻有無中.
妙筆生花誇李白,
飛來巨石立蒼窮.
夜探老街萬粹樓
四月廿二日
老橋盡處老街頭,
宛入琉璃廠漫遊.
曾到番禺寶墨;(註二)
又來此地訪瓊樓.
盡將國粹供同好;
且把珍藏展百秋.
趙氏無私堪讚佩,
萬君志趣羨同儔.
(註二): 廣東番禺有寶墨園,旅英華僑趙泰來將家族藝術珍藏捐出建館展覽.而萬粹樓為萬仁輝先生所建,所藏珍品亦甚豐.
訪黑多(yi)縣古村落 五絕二首
四月廿三日
西遞
石砌牌坊立,
稱胡實李氏.
兒孫多仕宦,
享樂念艱辛.(註三)
(註三): 古屋有楹聯曰,快樂每從辛苦得,其中快字一筆移至辛字.
宏村
汪家多商賈,
活水繞袔堂.
羸得牛村旺,
全憑環保倡.
屯溪石穴窟群 調寄鸕鴣天 四月廿四日
巨窟穿山古洞連,
逢門深鎖兩千年. 只疑採石修陵墓, 又似屯兵為變天.(註四)
尋奧袐, 揭謎團. 九黎躬氏族鑿圖傳?(註五) 游人惊歎天公巧, 選入奇觀世界鮮.(註六)
(註四):有一說此洞窟為越王勾踐屯兵伐吳之袐密基地,故因保密而不傳.
(註五):炎,黃二帝攻蚩尤,九黎氏部落被迫離淮河流域,南移黑多山 --即今黃山.
(註六): 花山謎窟正擬繼秦皇兵馬俑申報列入卋界九大奇景.